第170章 多尔衮的妥协_南明亦明
顶点小说 > 南明亦明 > 第170章 多尔衮的妥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0章 多尔衮的妥协

  第170章多尔衮的妥协

  面对济尔哈朗等人的发难,多尔衮十分头疼。本来豫亲王多铎是南征的最佳人选,大清入关以来多铎南平江南,北伐蒙古,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惜今年以来多铎一直身体欠佳,根本无法带兵出征。

  若非这次朝会十分重要,多铎压根就不会出席。

  依照多铎的火爆脾气,如果他的身体可以出征,恐怕此时早就已经主动请缨了。

  此时他将目光扫向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阿济格,俗话说“打虎亲兄弟”,虽然多铎不能出征了,不过阿济格还在。

  多尔衮兄弟三人都十分能征善战,皇太极非常忌惮,对他们采取了打压和拉拢的政策,意图分化他们兄弟三人。

  具体来说打压阿济格、拉拢多尔衮。原本两白旗的旗主是多铎和阿济格,皇太极直接将阿济格的镶白旗旗主给撸了,给了多尔衮;然后又将多铎的正白旗与多尔衮的镶白旗对调。

  不得不说,皇太极是一个玩弄政治和人心的高手。虽然多尔衮凭借了皇太极的支持,力压其他兄弟二人,但很快三人便出现了裂痕。无论是多铎还是阿济格都对多尔衮产生了怨恨,尤其是打压最严重的阿济格。

  当然之后多尔衮贵为摄政王,阿济格也跟着一路水涨船高,已经贵为英亲王了,他现在肯定是多尔衮坚定的支持者。

  但是裂痕这个东西,一旦出现过,即使再怎么弥补也总会在心里留下一些痕迹,多尔衮同阿济格的关系远不如多铎那样亲密。

  他的目光在阿济格身上停留了一阵后,还是转向了一旁的多罗端重郡王博洛。阿济格虽说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不过他冲锋陷阵可以,要作为一方统帅指挥这样关乎国运的大战还是差了一些火候。不然之前他就直接让阿济格挂帅南征了,也不至于选择谭泰。

  原本济尔哈朗等人就说他任人唯亲,此时选择阿济格更是要落人口实。

  思虑一番后,多尔衮说道:“多罗端重郡王博洛,久经战阵,乃是我大清新一代将领中的佼佼者,此前更是任征南大将军一举平定了福建和两广。本王提议由博洛率军南下,接替谭泰统一指挥江南战场!”

  多尔滚提出让博洛率军南下后,立刻得到了多铎的支持。他说道:“本王应该亲自领兵南下剿灭明寇的,奈何一直有恙在身无法南征;博洛文武双全,此前又有平定江南的经验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济尔哈朗说道:“我大清入关后战功最盛的自然是豫亲王多铎和肃亲王豪格,如今豫亲王身体抱恙无法出征,可是肃亲王豪格还在。博洛虽然在年轻一代中也算得上后起之秀,但此战关系到我大清的生死存亡,还是需要老将压阵,本王建议启用肃亲王豪格!”

  多尔衮算是看明白了,济尔哈朗今天跳的这么凶,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他们想趁着这个机会将豪格给捞出来,看来代善也是他们一伙的。

  他大声呵斥道:“不可,豪格一个戴罪之身,让他统帅大军南下何以服众?”

  济尔哈朗则针锋相对地说道:“豪格身为主帅,确实有驭下不严之罪;但值此动荡之时,我大清需要能够力挽狂澜的主帅,摄政王就不能暂时放下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吗?”

  多尔衮则说道:“豪格虽然杀死了张献忠,但其攻伐四川耗时将近两年,耗费我大清钱粮无数;而且其驭下不严,下属多有杀良冒功的行为。如今江南百姓对我大清多有不满,而江南的钱粮重地很多已经落入了明军手中,如果派豪格前去平定江南,只怕我大清的国库难以支撑,这江南只会越平越乱!”

  多尔衮同济尔哈朗发声之后,双方阵营中的满洲权贵也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一时间整个朝会乱做一团。

  搞得一众汉臣是面面相觑,这个场面好生熟悉,仿佛他们又回到了崇祯朝。此时朝堂上神仙打架,可不是汉臣可以插嘴的,他们也只能无奈地看着。

  终于代善看不去了,说道:“都给我住嘴!”

  众人寻声望去,发现代善已经做座位上站立起来了!

  代善调整了一下气息说道:“本王已经许久没有上朝了,没想到如今我大清朝堂已经是这般气象了。”

  此言一出,众人一脸惭愧,啥时候他们这些八旗贵族也变的如同那些汉人一样,只知道在朝堂上勾心斗角了?

  然后代善语重心长的对多尔衮说道:“摄政王,有句话郑亲王并没有说错,如今连那些南蛮子都已经统一在永历的旗帜下,不再内斗了;难道我大清要走上前明的老路不成?”

  “豪格固然有罪,但其也是战功赫赫,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豫亲王身体有恙,无法带兵出征,不妨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博洛也是我大清的后起之秀,战功卓著。如今江南多个战场形式紧迫,何不让他们分别领兵前去平乱?”

  代善虽然如今没有啥权利了,但毕竟资历摆在这里。如今他这么一说,还真没人敢跳出来反驳。

  多尔衮心想,姜还是老得辣,代善这老东西看似在劝和,叫他们一人让一步。这明显是在拉偏架,如果他此时主动松口可就是大大的输家了。

  满朝文武就会得到一个信号,济尔哈朗和代善以及豪格等人联合起来对抗自己,自己这个皇父摄政王不得不向他们低头。

  如此一来,他独掌大权的局面就会被打破,搞不好济尔哈朗很快就会恢复辅政王的身份,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不过代善说得也没错,这次南征非同小可,事关国运,稍有差池大清可就是万劫不复了。这时多尔衮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不妨让豪格去打那个钱默。

  钱默手下的明军战力彪悍,豪格对上钱默无论胜败,都会伤亡惨重,这样削弱豪格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让豪格去啃钱默这块硬骨头,让博洛去捏其他明军的软柿子,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豪格借着军功压自己一头。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但他此时依旧不能松口,他需要一个台阶。

  顺治安坐在龙椅上,看着两帮人尽情的表演。虽然很多事情他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毕竟没有亲政,不好表态。

  他早就看不惯多尔衮的专横跋扈了,可他的母后告诉他必须要学会隐忍,此时绝对不能激怒多尔衮。

  尤其是多尔衮经常在后宫同自己的母后独处,他本人都好几次听到那些奴才在背后嚼舌根,为此他甚至直接杖毙了好几个太监宫女。

  他的母后一直都顺着多尔衮,不要说那些奴才了,有时就连他自己也认为母后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失身于多尔衮。

  上个月,多尔衮甚至强迫自己下旨封他为“皇父摄政王”,顺治感觉自己受到了巨大的屈辱。想到这里他不自觉的捏紧了拳头,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自己要收拾多尔衮这个混蛋,把他强加在自己和母后身上的屈辱加倍讨回。

  机会终于来了,今天济尔哈朗和代善对多尔衮发难,虽然表面上顺治显得风轻云淡,其实内心爽到不行。

  不过母后已经叮嘱过自己,不能先公开表态支持代善和济尔哈朗,以免把多尔衮逼急了,他直接死不松口。

  此时他清楚多尔衮面子上过不去,于是说道:“皇父摄政王所言极是,豪格一个戴罪之身,确实不适合担任征南大将军。”

  “这样吧,就封博洛为征南大将军,让他取代谭泰;豪格为平南将军,让他戴罪立功,一同征讨江南。至于出兵多少,具体如何安排,还请各位王叔看着商量吧。”

  顺治的话打破了这个僵局,这是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局面。

  于是多尔衮等人纷纷说道:“皇上圣明,臣等遵旨!”

  看着下面那些大臣诚惶诚恐的样子,顺治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皇帝了,不再是他人手中的牵线木偶。

  此刻他才明白母后说的话:皇帝不能轻易表态,要让大臣捉摸不透;皇帝不用和大臣去争执,要让大臣们自己相互争执,而皇帝要做那个最终拍板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顺治终于浅尝了一下这皇帝独有的快乐。

  说完这些,顺治来了一个华丽的起身,将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处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宫中,向自己母后诉说今天发生的一切。

  这次明军来势汹汹,几人商量之后决定集中所有主力南下。

  如今北边的喀尔喀蒙古蠢蠢欲动,蒙古八旗已经派不出兵力南下了,决定让正白旗以及正黄旗一部留守京师,以防备蒙古草原上可能出现的异动。

  肃亲王豪格率领满洲镶蓝旗2万人,满洲镶红旗1万5千人,汉军正黄旗1万5千人,以及山西,河南绿营5万人,共计10万人前往南京,主要征讨浙江明军。

  多罗端重郡王博洛率领满洲正蓝旗2万人,满洲镶白旗1万人,满洲镶黄旗2万人,汉军镶白旗1万5千人,汉军正红旗1万5千人,山东绿营3万人,共计11万人前往南昌,征讨江西与湖广的明军。

  所有的满洲八旗加起来也就20万人,这次南征大军就有8万5千人,加上之前跟随谭泰南下的3万人,以及此前留守在江南的八旗,超过6成的满八旗已经用于了江南战场。

  可以说清军这次是要玩命了,本次发兵21万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要比上一次谭泰的征南大军强的多。

  当然了,两路人马看起来兵力相差无几,豪格这里有10万大军,博洛这里有11万人马,但是两者的质量却相差很大,豪格这里有一半是绿营。

  济尔哈朗和代善也清楚多尔衮的心思,他这是让豪格去打钱默这个硬茬,好让博洛趁机立功。不过眼下多尔衮权势滔天,他们能将豪格从大牢里捞出来,并且带兵出征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几位王爷也是意气风发,他们相信这次清军重拳出击,一定能将明军彻底打趴下。

  不过满洲户部尚书巴哈纳却为难地说道:“如今江南的税赋供应不上了,加之此前谭泰的大军南征消耗不小,如今户部的饷银尚能勉强凑出,但是粮草已经出现了短缺,难以支撑本次南征了?”

  此时多尔衮的脸色非常难看,这是妥妥的打脸啊!

  众人也是一惊,我大清居然粮草不足了?而且听户部的意思国库的银两也已经不多了。

  满清靠着从李自成那里枪来的银子,进行了疯狂的扩编模式,短期内招降了大量明军,虽说迅速占据了大量地盘,但养兵的开销也是很大的。

  如今漕运中断,江南的赋税不能送到京师,可不就是坐吃山空吗?

  要知道这大明北方的经济早在满清入关前就已经被李自成和清军搞的一塌糊涂了,如今他们这也算是自食恶果。

  此时洪承畴说道:“大军开拔在即,就算加征税赋也已经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有向‘八大皇商’为首的山西商人借钱粮了。”

  “他们与我大清的国运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想必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多尔衮说道:“巴哈纳,你可听明白了,不足的钱粮去问他们借,半个月之内一定要将粮饷筹措完毕,耽误了大军出征,我要你的脑袋!”

  然后洪承畴又拿出了一杆清军仿制的鲁密铳,说道:“这是浙江明军的鲁密铳,威力惊人,七八十步可破重甲,浙江明军正是凭借这个利器才屡屡重创我军的。”

  “奴才费尽心思,终于从明军那里得到了制造方法,只是做工复杂产量很低,还希望朝廷能够拨银和征集全国工匠大量生产,可使此等利器早日装备我军。”

  其实大清对于火器并不排斥,他们正是依靠火器才打败了大明,即使是满洲八旗也都是会使用火器的。

  不过这么厉害的火器,必须优先装备满洲八旗,如果大量汉军旗掌握可就不秒了。

  于是多尔衮说道:“再问那些山西商人多借200万两银子,征调各地工匠到京师生产这鲁密铳,优先装备满洲八旗!”

  求推荐票,月票,追读,评论,打赏支持!

  感谢大家的订阅支持,书友群已经新建,大家可以加一下。今天0点10分准时发200个新章推荐包。感谢各位的推荐,追读,评论,月票,打赏以及角色小爱心,祝大家都能抢到包!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123.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