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明争暗斗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顶点小说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549章 明争暗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9章 明争暗斗

  第549章明争暗斗

  丞相晁错的薨逝是非常突然的,突然的朝廷上下都来不及反应。而这个时候正是朝廷变法革新的关键时期。

  天命岂是那么容易就逆转的?

  晁错推行改革之法,看上去让大乾生机勃勃,似乎已经渡过难关,再次开始崛起。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一次的改革除了最后的分封开拓贵族外,其他的部分基本上就整顿吏治,打击贪腐。

  开拓贵族这套制度还没有完善,虽然暂时解决了大乾人多地狭的问题,但是同样也会造成开拓贵族尾大不掉。

  原本晁错是准备等这些开拓贵族实力再壮大一些的时候再持续推进改革,可是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

  短短不过两年时间,两位主持推动变法的主要人物过世,这也让朝廷中的变法革新派实力大损,虽然王承同样支持变法,但是没有晁错配合,变法的难度要提升数倍。

  晁错的葬礼举办的很隆重,在晁错走后,大乾朝堂中暂时没有第二个能够有如此能力的改革派。

  或许有几位大臣能力不错,但是他们也只是‘干臣’、‘能臣’,他们没有那种视死如归,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毕竟变法者的下场只有两种,一种是成功,全身而退,另一种是失败,身败名裂,当然还有一种是成功后,作法自毙。

  只不过自从王氏立国之后,还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这么干过。皇室的道德底线出乎意料的高,还没有干过卸磨杀驴,鸟尽弓藏的事情。

  变法革新几乎是要和天下勋贵、官宦世家、豪强为敌,不是谁都愿意去做的。

  王承提拔了几个官员,开始替代以前的官员。在没有了晁错帮助推行变法的情况下,王承开始挑起变法的重担,亲自主持变法推进。

  王承再一次加强了绣衣使的权利,同时增加了绣衣使的人数,对天下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控,加下来又增加了巡查御史的数量,想要凭借更为严苛的审查来推行变法。

  因为没有合适的丞相人选,王承也担心任命新的丞相后,其并不愿意全力推行变法,到时候反而更加麻烦。

  丞相在大乾乃是第一高官,朝廷一半的政令都需要丞相来处置。

  因此一旦丞相不支持变法,王承面对的苦难就呈几何倍上升,在没有找到志同道合,才能卓著的人之前,这个丞相之位还是暂时空置好了。

  不过没有了丞相帮忙处置事情,那么王承需要面对的情况就要变得非常做。

  好在有内相和副相,在两人的帮助下,王承开始顺利处理政务,并且推行改革。

  大乾朝廷中,原本看到先帝和丞相在短短两年内崩逝,这些国中的勋贵、豪强还隐隐有些期待,想着变法可以中断了。

  结果没想到,皇室的变法的决心如此大。

  王室的决心当然很大,因为王室很清楚,若是大乾崩塌,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王氏一族,正如同当年殷商天崩一般。

  晁错逝去,大乾的权力机构需要调整,在无数情势的裹挟下,他需要先稳定朝纲,理清脉络。王承的才能同样不算出众,但是有皇室众多人才帮忙,很快就重新掌握了朝廷。

  接下来,王承开始对变法进行调整,继续推行变法。真正着手推行变法,王承才算明白,这到底有多难。

  很多时候,上面已经有铭文规定了,但是基层的百姓却还不知道。朝廷让那些地方官员去宣传新政令,地方官员就将朝廷政令抄写一遍,然后派人去宣读。

  一些人故意将政令写的文采飞扬,花团锦簇,对于关键东西却是一笔带过。百姓听得雨里雾里不明就里。

  这种政令别说是百姓了,就连官员自己都搞不明白。如此怎么能推行新政。

  因为没有左丞相,朝中绝大多数的奏疏都要他亲自来批复,再加上晁错留下的各种文案和注解,即便是有皇室众人的帮助,王承每天都要挑灯夜战。

  自从继位以来,王承就有一股紧迫感,他年纪已经不算小了,他不想要将变法这件事情交给自己的孩子去推行。

  因此,王承每天都会处理政务到深夜,而到了白天,还需要各朝廷众臣来商议政务。

  原本王承就觉得时间紧迫,可是下面官员们送上来的奏疏写的是花团锦簇,洋洋洒洒数千言,或是对皇帝、大乾的吹捧,或是其他一些东西,真正有用的东西却只有几句。

  王承刚开始还会耐着性子阅读,结果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大量时间都浪费在这些奏疏上了。

  因此王承下诏令,所有奏疏一律要简洁明了,禁止废话连篇,禁止使用花团锦簇,大而空的文章。若有犯错,直接下令斥责更正。

  除此之外,还对朝廷官员书写奏疏使用的纸张进行了限制。朝廷官员书写奏疏使用的纸张都是优质纸张,每刀售价一枚御制银币。

  全国数千官员使用奏疏,一年需要的纸张就是一笔极大的数字,再加上各种公文,朝廷用纸极多。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浪费掉了,王承下令,每年官员奏疏公文纸张按照级别设定数量。

  超过设定数量之后,纸张就需要其自行购买。

  经过王承一番严令之后,这股风气才算是被刹住,从这之后,朝廷官员的公文、奏疏都是要简洁明了。

  王承处理朝政,并且被晁错手把手指导了一段时间,很清楚那些人玩什么花样,这些人就是故意让王承处置这么多奏疏,若是撑不住了,自然要任命丞相。

  更有甚者,若是因此而厌烦了处理政务,懈怠政务,将这些东西交给丞相处置,那就更合他们的意了。

  官员集团就能够通过这种行为获得侵吞属于皇帝的权利。

  另一边,若是皇帝下诏让官员们简单明了书写奏疏,他们就会走另一个极端,写的极其精简,几乎每一句话都要反复斟酌。这种就是官员们另一种‘倍之’。

  故意将你的命令加倍执行,真实历史上,朱洪武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123.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