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刘一鸣想坐地起价_1890东南亚之王
顶点小说 > 1890东南亚之王 > 第八百零七章 刘一鸣想坐地起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百零七章 刘一鸣想坐地起价

  “意大利人做什么都可以,能够在不使用关税手段下能和我们竞争的汽车企业只有意大利人的企业。”

  “药品,纺织,或者艺术,意大利人都做的很好。”

  “虽然和平时期意大利人的武器需求并不大,但是意大利的军工技术也不错。”

  “小到步枪,大到战列舰主炮,意大利产品都不弱于同代,甚至在某些武器上领先同代产品。”

  “就像意大利人装备的40倍径381毫米主炮,虽然身管比英国同代产品短,但是威力并不弱。”

  “意大利人使用的穿甲弹重889公斤,英国人的穿甲弹只有800公斤,弹药重量弥补了身管短对穿甲能力的削弱。”

  “而且意大利人喜欢使用嗑药炮,也就是增加发射药能量,提升膛压,来使火炮获得更优秀的性能。”

  “这样的好处是,意大利人在火炮身管更短的情况下,反而获得了比英国同口径火炮更快的初速,更大的射程,更强的破坏力。”

  “因为使用嗑药炮的原因,意大利火炮的寿命几乎比英国产品短了1倍,不过身管短了,加工难度直线下降,成本低了不少。”

  “但是别看意大利人什么都擅长,就是不擅长对外发起战争。”

  刘1鸣悠闲的和许辉喝着茶,自从战争开始以来,他们好久都没有这么清闲过了。

  以前如果有空闲,1定会接到来自协约国或者同盟国的申请,希望能见1面,谈1谈什么华夏帝国生死存亡1类的东西。

  偏偏这都是正式外交使节,只要没撕破脸,必须得走个过场。

  “我看了姜旺对意大利军事实力的评估,意大利王家6军已经扩充到1百7十万人,而且有进1步扩充的趋势。”

  “另外,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意味着地中海完全被协约国所控制,现在同盟国对外联军的通道,只剩下奥斯曼帝国方向。”

  “我们不得不防啊!”

  许辉没有这么乐观。

  即便意大利同奥斯曼土耳其发生战争时,如果不是华夏人横插1手,意大利可能就要战败了,许辉也不认为意大利参战没有影响。

  意大利在奥匈帝国西边,双方隔着个阿尔卑斯山脉,奈何阿尔卑斯山并不高,而且意大利西北部的山区也和奥匈帝国西南部接壤,哪里并非全是高山。

  1百7十万人,即便都是奥斯曼土耳其旧式军队那种战斗力,对于战争的走向也发挥着重要影响。

  许辉觉得,要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挡下这么多人,奥匈帝国没有个45十万兵力恐怕不行吧?

  3分之1,已经很少了,毕竟不是单纯的阵地战,奥匈帝国有漫长的边境线需要防守。

  至于进攻?进攻的确是最好的防御手段,如果奥匈帝国能组织1次进攻,攻进意大利国土,然后修建防御工事,将掌控战争主动权。

  但是!俄罗斯帝国正在发动秋季攻势,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正处于疲于应对之中,没有多余的兵力反击。

  这也正是许辉担心的,奥匈帝国现在是腹背受敌,主力又必须地方俄罗斯帝国的军队,能撑得住吗?

  奥斯曼帝国会不会主动向阿拉伯方向发起进攻?以掌握战略主动权。

  现在奥斯曼人部署了两个集团军在南线,即便北线打的很惨烈,开始征召农夫参军,他们都没有动用南线的两个集团军。

  这是否意味着,奥斯曼帝国已经将华夏帝国视为敌人防备了?甚至是否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毕竟,华夏帝国确实准备加入协约国,条件都谈好了,只是想拖1拖,多消耗1下英法。

  反正,意大利的“突然”参战,让许多国家措手不及,华夏只是其中1个。

  “放心吧,该担心的不是我们,是英法。”刘1鸣1脸等着看戏的样子。

  “对了,大张旗鼓的战备都停下来,但是私底下还是跟着原定计划进行准备。”

  “在和英法的接触中,释放保持迟疑,英国人来问就说这次战争也许不需要我们了,它们应该也不会来问。”

  刘1鸣突然想夸1夸意大利了,如果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3世在这里,刘1鸣说不定要给他1个大大的拥抱。

  这可是个抬价的好机会呀!

  美国人没拿到什么优惠条件就参战,不是因为多么爱好和平,而是行为协约国以摆烂相威胁,美国的垄断资本怕自己的贷款打水漂了。

  而华夏不1样啊,要是英法战败了,货币不能兑换?贷款还不出来?

  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拿。

  波斯,印度,东印度,法属印支,澳大利亚,都是上好的优质资产。

  不过刘1鸣并不觉得有这个机会,都说了是优质资产,拿着这些资产,英法很难战败。

  英国人靠甩卖资产也能拖死德国人,就像英国在2战中做的那样。

  2战的胜利,和美国人的直接关系,还真的就没有这么大。

  …………

  奥匈帝国并没有预料到意大利参战,实际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没有预料到。

  因为战争到现在,意大利已经摇摆不定太久了。

  意大利人1边和协约国谈判,1边和奥匈帝国谈判,1边又向德国人表示自己无意加入战争。

  并且多次强调,3皇同盟是防御性质的条约,在这场由奥匈帝国发起的战争中没有效力,意大利不参与战争是正义的。

  因为意大利人的种种迷惑行为,还有俄罗斯帝国的疯狂进攻,奥匈帝国逐渐抽调了在这里的主要军事力量。

  宣战第3天,意大利先遣部队1个军的1个营1千人翻过阿尔卑斯山脉,向奥匈帝国蒂罗尔州发起了进攻。

  3天时间出动1个军,侧面证明了意大利人早有准备。

  1战意大利人的编制很奇特,集团军由数量不等的军组成,1个军由两个步兵师组成,1个师两个旅,1个旅两个团。

  在这里都还正常,两旅4团制师,也是战前欧洲常用的编制。

  但是团以下,1个团下3个营,1个营下面4个连,1个连下面5个排!

  1个排5十人,1个连2百5十人,1个营1千人,1个团3千人,1个旅6千人,1个师1万两千人,1个军两万4千人。

  是不是感觉不对?明明是大编制基层建制,到1个师时却只有1万两千人,相对于其他国家,人数少了不少。

  为什么呢?

  因为意大利并没有做好准备,或者说并没有为世界大战做好准备。

  其他国家除了英国奇怪的团编制外,几乎都和意大利差不多,满编3千人上下。

  但是其他国家的基层步兵编制要少很多,别的不说,此时的标准步兵编制1个连只有201人。

  (随着战争改变的编制,开战之初是265人,比意大利人都多。)

  多出来的人,1般都是技术兵种,意大利人只是将人数凑够了,但是炮兵、工兵、机枪手、迫击炮手等等极为缺乏。

  相应的,意大利缺乏足够的火炮,特别是能够对碉堡和堑壕造成伤害的攻坚火炮。

  另外还缺乏机枪和工兵设施,开战之前,意大利还只有4个师装备了机枪,这些机枪是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发生战争时,从南华帝国进口的。

  工兵设施更是离谱,意大利人并不太重视工兵,以至于1战已经打了1年多了,意大利工兵还没有装备工兵钳,不得不用园艺剪临时充数——这是用来剪开铁丝网的。

  不仅如此,意大利人还缺乏有经验的士官和军官,所以不得不提高基层编制,以减少对士官军官的消耗。

  但是意大利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他们做了1个简单的对比

  与意大利接壤的奥匈帝国蒂罗尔州因为驻军被抽走,现在只有4个本地2线团,加起来都不足1万人,而且没有火炮。

  蒂罗尔州只有地方部队,这些地方守备部队因为历史原因并没有装备火炮,但是有机枪。

  而意大利第1批出动的第1、第2集团军总计3十多万人,上千门火炮(新式火炮数量不足,老式居多。)。

  即便蒂罗尔方向奥匈帝国有着地理优势,意大利人也不认为自己会输,毕竟这是1比3十的兵力优势和0比1千的火炮优势,隆美尔来了都不会认为自己能赢。

  在伊松佐河战线方向,意大利人也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2十多万意大利人和更多的重炮,对阵奥匈帝国两万5千人,所有火炮加起来4十9门。

  这是包含了37毫米战防炮的数量。

  这两万5千奥匈帝国守军,大多是在东线被打残了,得不到充分补充,掉到西线来缓慢休整的军队。

  可以说,意大利占尽天时,优势在我。

  不过由于意大利没有大规模运兵的经验,所以哪怕是通过本国国内的铁路线进行运输,也出现了混乱。

  加上意大利战争准备不够充分,没有充足的弹药,很多时候军队迟迟不能发起进攻,只能眼睁睁看着时间流逝。

  蒂罗尔州方向,两个集团军司令凑在1起,挤了半天,才挤出足够支持1个军的补给,然后赶紧派了1个军进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123.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