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内廷外廷_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顶点小说 >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 第531章内廷外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1章内廷外廷

  奉天殿,灯火通明。

  当皇太极同范文程正在密谋着要对多尔衮兄弟下手之时,此时林敬也站在了崇祯皇帝的面前,将那厚厚一摞晋商通虏的呈递了上去。

  早在崇祯十五年八月份之前,林敬就开始安排防疫司前往张家口去调查晋商通虏一事,在经过了长达半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自从李若琏将证据呈递给林敬之后,林敬看完顿时感觉触目惊心,原本心中的一些猜测也就此得到了验证,那就是晋商名义上通过张家口在与蒙古喀喇沁部通商,可实际交易的对象是建虏人,其中大量的物资往来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所有从张家口获取的货物,大部分都输送给了清廷。

  更关键的是,有相关证据表明,晋商贩卖的货物不仅仅只有盐铁,茶叶,布匹,中药等物资,甚至还包括了大明在边关的军事部署情报和将领的个人信息!

  可以说,张家口已经成为了晋商通敌卖国的关键窝点。

  晋商在明朝的发家史堪称传奇,当年在朱元璋发家期间,晋商就开始给明军供给辎重,由此得到了贩盐的权利,而后晋商便从盐业贸易中逐渐发展起来,成长为天下一大商帮。

  然而,晋商们并不满足于盐业这一部分,新一代晋商们开始将目光投递向对外贸易,毕竟山西位靠边关,发展同蒙古甚至是东虏的贸易,往往也能赚大钱,晋商们一方面将内陆的粮食、食盐、铁器卖给蒙古人,另一方面将蒙古的牛羊和辽东的人参兽皮贩卖回关内,一来一回便能赚取大量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商人本性便是逐利,因此当努尔哈赤造反之时,晋商却依然在同东虏进行贸易——由此也打破了明军将后金封锁的打算,使得后金始终能够凭借来自晋商的物资,坚持地发展下去,最终成为了明军的心头大患。

  由此,通过这种方式,晋商成为了趴在大明朝身躯上吸血的蛊虫,并且涌现出以晋商八大家为首的一批汉奸,他们走私大量战略物资贩卖给后金,并且为后金销售劫掠财物,大大改善了后金的经济状况。

  更重要的是,晋商还帮助后金在关内建设了大量的情报网,将大量的地理军事情报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甚至像清廷超过一半的火药,六成的粮食和四成的铁矿都是由后金提供,而且在晋商的影响下,还有很大一批明廷官员同清廷达成了一定的默契关系。

  当崇祯看完面前的这摞资料后,他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整个人几乎像失去了理智一般,站在原地走来走去,嘶声道:“这帮蠹虫就差把朕和整个大明一起卖给建奴了!”

  林敬心中一叹,何止如此,这天下大大小小的贼何其之多?上到庙堂,下到江湖,简直如同过江之鲫一般,抓都抓不完。

  “崇祯九年年,卢象升曾给朕上过一封奏疏,言明边商通虏之事,认为情况较复杂,暂时不宜大肆处置,如今看来果真是养贼为患

  崇祯皇帝语气里多少有些复杂,他对于当年的事情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原来晋商的发展其实同卢象升也有一定的关系。

  原来在崇祯九年时,朝廷传诏书提拔卢象升为兵部左侍郎,并前往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的军事,而当时因为明廷国力疲敝,边军一应所需不足,卢象升只能在宣府和大同大兴屯田,谷熟以后,每亩收成一钟,储存了二十多万石谷米。

  除此之外,卢象升向崇祯皇帝上过奏疏,请求重开大同和张家口的马市,同与建虏操纵的蒙古部进行合法贸易,一来可以稳定宣大的边防,二来便是可以从贸易中获取最为急需的战马,由此从崇祯九年过后,建虏便再也没有进攻过宣大,即便是在松锦之战最为激烈的时候,张家口的两地贸易也依然在进行,并且延续到了今日。

  当然,自从卢象升战死过后,也不是没有人对张家口贸易有过非议,(本章未完!

  第531章内廷外廷

  甚至还有人打算关闭边贸,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再加上晋商集团安排在朝廷的***游说,也使得崇祯始终被蒙在了鼓里,并没有意识到张家口贸易存在的危害。

  因此,崇祯眼下多多少少有些被人欺骗的恼怒,甚至波及到了早已经为国捐躯的卢象升,言语中颇有几分愤愤不平。

  林敬没有等崇祯继续发作,便十分诚恳地说道:“父皇,昔日卢公所行之举并非为了个人私利,实为一片忠心,况且当年卢公设立马市之时,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检查制度,倘若能依制而行,基本不会有禁品流入到满洲,更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听到太子这番话,崇祯的脸色稍稍平缓了几分,道:“既然卢象升当年开马市没什么不当的地方,还为边军交易战马,可如今为何却变成了这等模样?”

  林敬微微叹了一口气,再严格的制度也终究需要人来进行执行,实际上卢象升死后,马市检查制度便几乎形同虚设,边地官兵只要有钱拿,几乎一概放行,甚至还为禁品走私打掩护......当然在这件事当中,也有两个关键的角色。

  其中一人便是崇祯十四年担任宣大总督的江禹绪,另一人则是担任宣府巡抚的李鉴,这二人便是晋商集团在宣大的保护。

  可以说,没有江禹绪和李鉴两个人,马市不会一下子溃烂到这个地步,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几乎成为了建虏获取禁运物资的最大渠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二人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江禹绪,原本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后来授户科给事中,并且成功地攀附上了周延儒,改为从七品的口北道分巡道马,并且接连升迁,在崇祯十四年时升任为宣府巡抚,巡抚宣抚等处地方、右金都御史。

  当然,在这个升官的过程中,晋商集团也出了不少力,因此与江禹绪的关系莫逆。

  到了崇祯十四年时,江禹绪的大后台周延儒起复为相,作为爪牙的江禹绪自然也得到了甜头,在刚刚升任为宣府巡抚的同年,就再次改为宣大总督,再加上一个担任宣府巡抚的李鉴,使得晋商集团更是如鱼得水,肆无忌惮地贩卖着一切违禁物资和军事情报。

  “父皇,昔日江禹绪初为巡抚,尚未有任何政绩,本不宜再提拔为总督,可是周延儒却我行我素,蒙蔽了父皇,才使得江禹绪得到提拔.......”

  林敬沉吟了一番,决定继续给崇祯皇帝一些压力,他沉声道:“父皇,还有一些更重要的情报,暂时没有拿到手,但是根据锦衣卫和防疫司的消息来看,晋商的背后还有许多朝廷的人,像先前被罢免的冯铨和周延儒等人都给晋商撑腰......此外,连宫里的人也参与进去了。”

  “宫里?”

  崇祯皇帝这一回真正离奇愤怒了,脸色顿时变得一片冰寒,即便外朝被当时的周延儒祸害成这样,他也没有这么生气过。

  “张彝宪,高起潜。分

  张彝宪,司礼监太监,自从崇祯九年之后,便在南京担任镇守太监,后来病死。

  高起潜,原本是深受崇祯信任的监军太监,后来因为战场无能,被崇祯皇帝重新调回京城闲置了起来。

  崇祯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你说得这些,可都是真的?”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更不敢在这种大事上做手脚,一应证据很快就可以拿到。只是眼下风声比较紧,锦衣卫和防疫司还需要一点时间。”

  林敬沉吟了一番,老老实实地将目前的实际情况说了出来,他知道这些人都已经失势,本身并不重要,但是不能演变成打击报复——就算要杀这些人,也需要光明正大的杀。

  此外,林敬心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想法,那就是周延儒、张彝宪,高起潜等人昔日的部属也不少,即便他们都已经死去或者归老,可是他们的余孽却依然存在,流毒无穷,眼下便是一个将他(本章未完!

  第531章内廷外廷

  们同党一把抓起的好机会。

  崇祯皇帝冷哼了一声,道:“不要在朕面前耍这些小心思,朕还不至于瞎到这个地步,大明的江山,断然不能任由这些人继续为祸。”

  说道这里,他高声道:“王大伴,将王德化给朕叫来。”

  片刻之后,东厂提督太监王德化一路小跑进了奉天殿,跪在了崇祯的面前。

  “奴才王德化拜见皇爷。”

  “最近周延儒和高起潜在做什么?”

  “回禀皇爷,周延儒回乡之后便大病一场,如今每日里也只是读书耕读。高起潜每日里也都是弄弄花草,看看兵书。”

  王德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多余一句话也没有再说。

  崇祯皇帝冷哼了一声,道:“哼,此等害国害民之辈,断然不能使其善终,周延儒赐死,高起潜打下诏狱,着内廷审理。”

  “是,皇爷。”

  等到王德化退下之后,崇祯皇帝才神情复杂地望了一眼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的林敬,“皇儿可曾疑问朕为何这般处理?”

  林敬原本心中着实有些不理解,可是等到崇祯下达了命令之后,他才想起了面前的是位什么爷,当下也只是摇了摇头,道:“父皇行事自有决断,儿臣不敢妄言。”

  见林敬言语间有所保留,崇祯皇帝也只是轻轻转过了头,低低叹了一口气,似乎像是解释,又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朕也有朕的难处,有些事情终究不能随性而为。”

  说完这句话后,崇祯转过头来目光灼灼地望向了林敬,道:“你放心,除了这两个人以外,其余人你尽可以查下去,若有任何阻拦,可执行军法处置,不必向朕请示。”

  林敬心中大喜,连忙跪在地上,道:“多谢父皇,儿臣幸不辱命。”

  有了这句话,他相当于拥有了一把无形的尚方宝剑,就算是地方督抚大臣,也完全可处置了,甚至连地方藩王,也属于这个其他人范围内。

  对于崇祯的决定,林敬并不惊讶,他知道这些并不是为了周延儒和高起潜考虑,而是完全为了自己的颜面,毕竟周、高二人,再加上已经死去的张彝宪,当年都能算得上崇祯皇帝的宠臣,也为皇帝背了不少黑锅。

  真要正大光明地审判二人,怕不少在将崇祯皇帝架在炉子上烤,无论如何都是有失体统,还不如像这般所幸杀了了事。

  想明白后的朱慈粮心中虽然依然有些不快,但是他知道何为轻何为重,倒也没有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

  第531章内廷外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dxs123.cc。顶点小说手机版:https://m.ddxs123.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